閩政辦〔2011〕222 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電影是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娛樂形式之一,電影產業集文學、藝術、科技于一體,屬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的文化產業,對于推動文化強省建設、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擴大文化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服務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大局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9號),中宣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廣電總局印發的《中國電影2011~2020年發展規劃綱要》(中宣發〔2011〕24號),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有關部署和要求,推動全省電影產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經省政府同意,制訂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總體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緊緊圍繞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大局及建設文化強省的戰略部署,以豐富電影產品和加快產業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以現代化基礎設施為依托,以科學化管理和人才建設為保障,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正確導向、科學發展、以人為本、服務大眾、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的基本原則,著力實施精品戰略、骨干企業品牌戰略和重點項目帶動戰略,努力增強我省電影產業的整體實力、競爭力和影響力,推動福建電影產業的科學發展和跨越發展。
(二)發展目標
——電影創作生產能力和品牌影響力顯著提高。全省電影產量穩步增長,到2015年,電影生產數量達到每年10部以上,質量大幅提高。產業綜合效益明顯增長,電影經濟總量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0%以上,全省電影產業具有一定規模,培育出若干主業突出、實力雄厚、競爭力強、品牌影響力大的電影骨干企業。
——電影發行放映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電影數字化放映網絡日益完善,城鎮數字影院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影院數量不斷增加,效益不斷提升,影院建設規模符合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電影數字化以及人口比例分布等要求。2012年底前,實現全省所有縣(市)城區均建有一所數字影院的目標,單廳數字影院的座位數不少于300個,有條件的縣(市、區)建成3廳以上(含3廳)數字影院;2014年底前,基本實現省定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小城鎮均有數字化影廳;2015年底前,實現每個設區市都有一塊以上3D銀幕,基本實現全省城鎮居民平均每5萬人擁有一塊銀幕,全省影院票房收入達到6億元以上。
——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加強。繼續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確保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確保每個學期為中小學放映兩場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建立健全市場運作、企業經營、政府購買、群眾受惠的電影公共服務體系。
——兩岸四地及對外電影產業交流合作進一步密切。加強兩岸四地電影產業交流合作,逐步擴大合作領域,深化項目對接合作,在電影制作、技術、人員等方面的業務往來及聯系更為緊密。積極推動電影走出去,開發適應境外不同地域、不同市場需求的影片,不斷增強和提升我省電影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電影行政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健全完善權責一致、分工合作、執行順暢、監管有力的電影行政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