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晚,中央電視臺綜合、紀錄、財經等主要頻道播出《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四集《食養》,節目用7分多鐘的篇幅,向全國觀眾展示了屏南縣的傳統藥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央視播映 屏南藥膳悄然走紅
在這一集紀錄片中,攝制組跟隨退休后加入屏南縣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想要把屏南草藥系統調查整理起來的蘇維邦,走進山水屏南,深入漈頭村、長橋鎮等地鄉野田間拍攝,探尋屏南人把鄉間草藥融入日常飯食成就的食養良方。這一集節目介紹了石仙桃清蒸鳤魚、春三草燉鵝、酒糟芋頭面、山蒼子根燉豬蹄、牡篙燉嫩鴨、敗醬草小腸湯等部分屏南傳統藥膳,節目的播出勾起屏南網友們濃濃鄉愁,紛紛將節目視頻轉發朋友圈,為家鄉美食點贊、為家鄉點贊。
@木木日立:中國藥膳名城——屏南;
@chris:屏南有很多藥膳美食,為家鄉點贊;
@周先森:厲害了我的屏南;
@張仁壽:福建屏南,首個全國民間藥膳示范縣,藥膳美食極具地域文化特色;
@白水洋&游慈燕:自古藥食同源,屏南藥膳代代傳承,終于走出大山,走進中央臺《舌尖上的中國》;
@Sui。:央視《舌尖上的中國》屏南藥膳精彩亮相,有我最愛的藥膳湯;
@伲好:繼白水洋之后又一張屏南新名片亮相海內外;
@陸二兩:點一萬個贊!
據了解,《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近觀食物之美,遠眺中華美食所根植的文化淵源,藉飲食之道深度挖掘更有價值和韻味的中國故事。在歷史演化中探究中國美食的遷徙與融合,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系。
資源豐富 屏南藥膳源遠流長
究、挖掘豐富的青草藥資源與傳統藥膳配方,開發養生藥膳新產業,開展藥膳的普查研發、培訓指導、人才培養、示范帶動、宣傳交流和規范提升。此外,福建中醫藥大學與屏南校地對接,專家教授上門指導,對藥膳科學配比及產業發展進行科學指導。
此外,屏南藥膳產業上游擁有采藥、種藥人員2100多人,有規模的藥膳種植基地8個。中游有青草藥銷售隊伍,銷售商有230家,從業760多人。下游是藥膳飲食服務人員,據初步調查,屏南全縣151個建制村、7個社區開設的主要經營藥膳的酒店、飲食店有410家,從業3200多人。據保守統計,屏南藥膳產業年產值已超1億元。
2017年,屏南縣先后榮獲全國民間藥膳示范縣、中國本草養生文化之鄉、中國本草養生文化傳承基地等含金量十足的國字號。
屏南藥膳發源于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已有千年歷史,是當地一張獨特的金字招牌。屏南人在傳承先人傳統藥膳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通過豐富的實踐經驗積累,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屏南藥膳。它“寓醫于食”,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藥借食力,食助藥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屏南藥膳不但有滋補強身、輔助治病的作用,而且具有營養美味、扶正祛邪的特點。
屏南境內群山連綿,溪澗縱橫,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適合青草藥生長,所以屏南藥膳資源豐富,且品質優良。據《屏南縣志》記載,屏南用于藥膳的青草藥種類繁多:如車前子、益母草、川芎、夏枯草、菖蒲、黃連、蒼耳、枸杞、紫蘇、艾、茱萸、茯苓等……
目前,在屏南擁有1500多種青草藥資源中,可做藥膳的有400多種,該縣因此獲得“全國民間藥膳示范縣”“福建藥膳名縣”等榮譽稱號。藥膳產業正在加速產業化步伐。位于屏南城關的藥膳美食城已有13家門店入駐,將成為展示藥膳文化以及游客“品嘗”屏南的又一窗口。
2012年,屏南正式提出打造藥膳產業。2013年6月,福建藥膳研究會設立的第一個縣級分會——屏南分會成立。分會組織屏南縣飲食行業、醫藥界專業人員及藥膳研究愛好者,深入研
著眼未來 打造草本養生品牌
“十三五”期間是推進養生屏南建設,實現全民健康、全民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全面深化醫療衛生改革的攻堅時期。屏南搶抓“一帶一路”和國家本草養生保健旅游創新區建設的政策機遇,積極建設本草養生小鎮,依托深厚的本草養生文化,重點打造“一心、三區、三基地”,塑造“屏南本草養生文化”品牌,努力在國家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創新區和本草養生之鄉的建設中傾力打造“草本養生硅谷”。
目前,屏南進一步深度融合草本養生文化、產業和旅游,建設國內外知名的本草養生圣地,向建設養生屏南、生態屏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