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煉狠抓落實的過硬作風——學習貫徹市委八屆四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④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落實”二字重千斤。中國式現代化鎮江新實踐怎么干?第一步怎么邁?市委八屆四次全會已經給出清晰的路線圖。當前最關鍵的任務,是要扭住狠抓落實這個成事之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一個時間節點一個時間節點往前推進,一錘接著一錘敲,穩扎穩打向前走,一步一個腳印把中國式現代化鎮江圖景從“大寫意”變成“工筆畫”。
對于基層廣大黨員干部來說,很多時候抓工作就是要抓落實,抓落實就等于抓工作。能力水平的高下,往往就體現在抓落實方面。疫情期間,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各種助企紓困政策,幫扶力度大同小異,政策的差異性并不大,但有的地方企業群眾獲得感很強,有的地方獲得感不強。出現這種差異,原因就在于政策落實的效率上有快有慢,程序上有繁有簡,力度上有強有弱,讓“政策紅利”有的變成了“好雨知時節”,有的變成了“雨過地皮濕”。我們強調狠抓落實,就是要始終堅持結果導向,善于從企業群眾的角度出發,不斷提升落實的精準性、時效性,該聞風而動的理應馬不停蹄,該鍥而不舍的理應不休不止,確保讓好的政策通過好的落實呈現最好效果。
抓落實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工作方法。態度對應思想認知,方法對應能力水平。落實是否到位、徹底、出成效,有主觀上是否認同、樂意的因素,也與客觀上能力是否過硬密切相關。如果從一開始就存著“偽落實”“選擇性落實”“花拳繡腿式落實”的思想,或者能力跟不上,想把事情辦好卻總是事與愿違,抓落實的成效就好不到哪里去。解決主觀意愿問題,關鍵是提高站位,勇于跳出凡事必從自己“一畝三分地”出發的利益糾葛,多看大局、多算大賬,于大局有利、長遠有益的事情,就要不講條件地落實下去。解決能力不足問題,核心是加強學習,向先進典型學,向書本理論學,向人民群眾學,不斷提升抓落實的方法。
抓落實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全市各級黨員干部要辯證處理“一分”和“九分”的關系,以“繡花”功夫錘煉狠抓落實的內功,決策定一條是一條,承諾說一個是一個,工作干一件成一件,真正讓“說了算、定了干、干必成”成為鎮江干部隊伍的鮮明特質。(鎮江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龔逍遙